如轻唤道:“先生!”
他捧着一摞书,不言,不语。
“先生!”
如提高了声音,这才惊醒赵荡。他低头,微不可闻一声叹息,转身向外走去:“走西域的商人,晋地有之,秦州亦有之,但不知小娘子家在晋地,还是秦州?”
这人太会与人聊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如已经叫他问得个底朝天。
眼看日影西斜,如接过掌柜捆扎好的书,与小荷两个分提着,辞过赵荡要走,忽而心念一动,问赵荡:“我听闻应天书院难入,正好家里有个才及总角之年的幼弟,要自秦州入京来读书,到时能否请先生见见,指点一二?
但不知,要往何处,才能找到先生您?”
赵荡站在柜台边,掌柜在里头点头哈腰的笑着,他亦在笑:“若小娘子有暇,改日可往书院亲自拜访,但报寻赵夫子,门倌即会领来见我。”
如点头:“改日我必偕夫一同拜访!”
所谓的夫,就是张君吧,亲手教出来的学生,赵荡太了解那个年青人了。
目送她辞去,赵荡脸上那温和,耐心,如长者般的耐心笑润如冰凝结,转身疾步一进进往里走着,进了最内一间。里头七八个胡子垂垂的老夫子们聚在一张黄花梨阔案边,坐的坐站的站,案上摞的老高,皆是契丹大字的资料。
安敞本是监工,见了赵荡立刻垂首迎了过来,恭恭敬敬奉上一沓译好的原文。
赵荡接过来,逐行往下扫着,边看,唇角边往上弯,看到最后,击节而叹:“好!写的好!”
她防着安敞与沈归要偷她的法典,亲手摹了一本假的随时备用。而她以契丹大字摹这法典,也不是糊弄差事。她以自己为妇人的眼光,书写了一本她理想中,草原霸主们该相互遵守的契约。这契约中,规定奴隶主与贵族不得虽意杀害奴隶,不得肆意强抢奴隶们的女子拘为已有。
最可笑的一条是,她刻意提到,成年后的女□□隶们,其初夜应该属于自己的爱人,丈夫,而不是奴隶主。若有奴隶主强迫女奴隶发生关系,当处死刑。
这只译了十不到一而已。赵荡丢下那份译文,挥了挥手道:“给你们三天时间,务必将这一本法典全部给本王译出来。”
幸得安敞是选择了他。若是选择了黄头花剌,或者西夏,再或者西辽,奉上这部法典之日,也是他人头落地之时。
而赵如,也将陷入被人掠夺,争抢,被弱肉强的境地之中去。
*
辽已亡,大历自有史书出。从《辽史外戚传》中,如默默推算,算到二十年前那亡帝时,心中也有了定论。她的生母,恰如方才在书店中时,那赵夫子的诗中所述一般,是花剌同罗氏。
亡时不过十八岁,恰是她这样的年级,嫁予帝王,是否享过荣宠,不知,是否得到过爱与照拂,不知。死于逃难途中的产褥,不曾像辽亡帝其他的妃嫔与子女一样,被金廷掳去,沦为奴隶,任贵族们鱼肉,折磨致死。
沈归曾说,他见过她。如当时心中虽有猜度,却并不好奇。概因那个亡国公主的身份,于她来说是天与地的距离,况且国已亡,追溯祖辈的荣耀,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不知为何,她如今却好奇起这位同罗氏来。在西京时如听那刘婆子说过,当今圣上归元帝宫中,也曾有过一位花剌妃嫔,恰姓同罗,按《外戚传》来推算,这两个同罗氏,当是一族的姐妹。但是花剌女子常遮面纱,除丈夫外,甚少有人能亲见其颜,所以至死,再无人见过她的长相。
如捧杯凉茶,正翻着书,便听许妈报说隔壁院的银儿来了。银儿眉细似弓,眼挑而细,面相十分精明。她托着盘子酥酪,进屋先见一礼,将那酥酪放到了桌子上,笑问道:“二少奶奶读的这是什么书,瞧着奴婢竟是不认识的样子。”
如看那碗酥酪,自然就要想到张诚,心头已有微微的不快。她合了书道:“不过是些杂书而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