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八章古人的时间观念,不到巳时城门不开

黄金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八章古人的时间观念,不到巳时城门不开

唐朝的长安城,是有宵禁限制的,一更天的三点开始,到五更天的三点结束宵禁时间限制。

这里的三点,和后世的三点不同,古代人把一夜分为五更,(后世为十个小时),每一更天为一个时辰,(后世为两个小时),再细分为五点,十刻,(每一点等于后世二十四分钟,五个点就是两个小时)。

而古代的时间划分,又以地支命名,划分为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又分为十个刻!每一刻十二分钟。

所以古人总说,戌时一刻,或者说午时三刻,而不是说几点几分。)

而一更天的开始时间为,戌初一刻,(下午七点十二分),用一更天开始的时间,再加三点(七十二分钟)等于是七点又八十四分钟,相当于后世的晚上八点二十四开始宵禁,

到早上的五更开始时间,寅时四刻,加三点,(4点48分加72分为六点)卯时五刻早上六点结束宵禁时间。

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

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五十;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禁的,笞打四十。

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但需要到街道办事处办理相关手续,朝廷部门给开出证明后,方可通行。

当然了,大家不用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古代一个手续就可以了,不像后世办个事,还需要几十种证明,最奇葩的是需要证明我就是我自己,那才让人闹心!

宵禁对于没有夜生活的古人是惯例,这与唐朝的奢华和民风无关,即使是开元盛世,宵禁也是不会延迟和解除的。

介绍完宵禁制度,咱们书归正传,这一日风和日丽,东城,兴庆宫边的通化门外,早就聚集了数百人,

有那些挑着担子的,赶着牛车的,行脚的,赶路的,形形色色,好不热闹,只因未到巳时,城门不开,进不得长安。

有那相熟的,或三五成群,说些荤段子,顿时惹的旁人跟着哄堂大笑,或三两一起,互相问候,打听一些奇闻趣事,惹的周围人偷偷竖起耳朵,

也有那矜持的,不与人言,找块空地,独自休息,人群里一个中男就是如此,

此人穿着打扮,倒也普通,却在行走进退之时,皆有章法可寻,此人虽然尽力掩饰,想要融入周围百姓之中,却浑身透露一种杀伐之气,让人不自觉的不敢靠近,普通的衣衫在他身上,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平民百姓的衣服,显然让他很不习惯。这人几乎与所有等待进城的百姓,都一直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城门处的校尉,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人家规规矩矩的,具体什么身份,和自己又有何干系,转身之时,又见此人腰间,不经意的露出了宫牌,校尉立马打消了是否上前询问的想法。

不论对方是否有意,还是无意显露给自己看,都没必要去猜测了,因为拥有出入皇宫的宫牌,这种人,校尉招惹不起,也不愿轻易招惹。

“巳时已到,开城门…”

随着城楼上的军候,一声唱诺,守在城门处的几个兵士,合力推开了两扇沉重的大门,伴随着苍老的吱呀声,长安城迎来了新的一天。

李代急匆匆的交了两文进城税,便穿过永嘉坊,安兴坊,永兴坊,直奔皇宫而去,

之所以选择从通化门进入长安,皆因距离皇城东门延禧门最近,自东往西一条直线,小半个时辰便可到达东宫。

不错,这李代便是被皇帝派去蓝田巡查奇人异事的百骑司都尉,说起来这李代也算是李世民得族亲,只是祖上和李渊的高祖父是五服头上的族兄弟,不过到了这一代便是可有可无的事儿了,

从李代出仕,进入行伍里,就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讨,李世民也是念旧的人,看李代家世清白,彪悍勇武,又处事机秘,随手提拔了起来,

虽得李世民照顾,李代自己本身的功劳,也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从军九载斩首一百零五,

每一个首级,都被随军功曹,记录在案,最辉煌的战功,便是李世民率领三千骑兵,大破窦建德的虎牢关血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倒拔三国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宋小农民最狂上门女婿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金玉满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水浒做奸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乱世种田日常继兄不善明末:边军不退带着美女闯三国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春枝缠(HP)Forgive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唐小说家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清末土司王我在异世界召唤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朕,乃万岁!大明风流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