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二十六章 输了你去给我娘守陵!

天才一秒记住【武林小说】地址:50xs.org

此话一出,朝堂皆震,不仅是文武,就连华明帝和张裕都是不理解的神色。

赵硕听到这话,马上眼睛一亮,开口怒斥道:“父皇,太子殿下说我是纸上谈兵,他又何尝不是呢,虽然我出身皇家,没有挨过饿,但是也明白流民现在的情况,

食不果腹的他们,这会哪里还有力气出工,四皇弟现在让他们以工代赈,万一激起民愤,就不是流民而是民变了。”

赵昊好像看白痴一样看了眼赵硕,继续开口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三皇兄的计策唯一有点用的就是开仓放赈了,但是一味的赈灾只会促成懒惰之心,所以我得意思是以开仓放赈点为工点,流民想要吃饭就要为朝廷干活,这样就能将流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李庆听到赵昊的话,不由得也是一撇嘴道:“说的好听,但是想做可没那么容易,流民之中不是只有顺民的,要是遇到胡搅蛮缠之辈,稍一兴风浪,就会有无数人随同,届时又该如何是好呢?”

赵硕听到李庆的话也是马上跟着开口道:“对啊,灾民是最脆弱的群体,稍有不适就会出现暴动,届时流民便民变又该如何是好?还有你想要以工代赈,你让他们做什么工,灾区有什么工?”

赵昊瞅了眼李庆,他知道对方是赵硕的核心人物,果然一语中的,能够切中其中要点。

“父皇,人分好坏,这点谁都没有办法,如果真有人不想上工只想坐享其成,甚至还要煽动暴动,这样的人断不能留,当以雷霆手段将之剿灭。”

“父皇,我认为四皇弟这句话说的很对,有乱必剿,否则只会坐视混乱扩大。”

大皇子赵武眼中略带兴奋之意,只要能立功,不管是杀的敌人还是流民,他都不在意。

李庆再次开口冲华明帝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肆意杀戮只会让局面愈发混乱。”

赵昊再次摇头,冲华明帝说道:“父皇,其实人心向善,只要让老百姓看到还有活路,他们断然不会冒着沙头的风险当什么反贼的,只要我们让他们吃饱饭,有活干,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罢了。”

自古以来百姓如果不是没有了活路,是不会生出造反之心的,纵观历史,哪个朝廷出现动乱都是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揭竿而起。

“嗯,你继续讲。”

华明帝点了点头,他对赵昊的意见很赞同,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反叛的,他坚信这一点,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那就是朝廷做的不好了。

“至于刚才三皇兄所言以工代赈,让他们做什么工,很简单,可以分多个程序,比如兴修水利,筑堤建坝,修桥建路,再比如捕杀蝗虫,以蝗虫换取粮食,钱财,多种多样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让老百姓坐享其成就行。”

赵昊说完,张裕也是兴奋无比的开口道:“陛下,太子此策当真是妙极,历数以往救灾,无不是朝廷拿钱拿粮供百姓吃喝,等到灾情过去在将他们遣返回乡,到最后不但家园破灭,国家也是损耗颇大,而太子此策既能保证百姓基本的生活,还能造福地方,可为是两全其美。”

华明帝也是高兴的轻捋长须,要知道张裕可是丞相,虽然文采方面可能稍逊他人,但是在治国方面确实独一档的存在,能得到他的赞誉,证明赵昊此策确实很好。

“昊儿,听到了吗,丞相大人说你此计甚妙。”

华明帝和丞相一起夸赞赵昊,赵硕的脸都变成了锅底色,不服气的开口道:“父皇,就算四皇弟所谓的以工代赈能够实行,但是蝗灾如何,要知道蝗灾动辄就是几年的时间时间,如果不能解决,还是相当于无。”

“太子。”

华明帝再次看向赵昊。

赵昊点了点头,既然他提出来了,自然也有解决的办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十九世纪女裁缝》《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能看穿万物信息》《绝境黑夜》《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文豪1978》《嫁给铁哥们》《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落秋中文】《高武纪元

《镇国皇太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剩者为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明末:边军不退春枝缠我在水浒做奸商清末土司王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带着美女闯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宋小农民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明风流朕,乃万岁!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在异世界召唤继兄不善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玄天宗修行记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倒拔三国我家娘子太体贴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臭县令朕怀孕了(HP)Forgive谍海无名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乱世种田日常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