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134章、先制人(第1/2页)

《蜀臣》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

月色如流水,随着朔风倾泻在天地间。

几缕透过窗帷照入署屋内,落下参差斑驳的皎洁痕迹。挑逗起数盏油脂灯的顽心,肆意摇曳着屋内的光影。

犹如郑璞此刻脸庞之上的笑意,涟漪点点晕开。

彼那逆魏曹叡,被孙吴周鲂诈降丧兵失土后,竟有样学样将此谋用于我大汉矣~~

看罢陇西太守游楚转呈的两份表陈,郑璞不由失声而笑。

因徐邈还隐约提及了,让游楚充当内通,将大汉在陇右各地的驻军兵力以及粮秣辎重等储存之地,暗中探明知会于魏军。

“丞相,璞以为可将计就计。”

轻轻将布帛搁置案几上,郑璞双眸灼灼,说道:“游太守既转此书信来,可见其对我大汉忠贞不二矣。亦可设谋让逆魏徐邈虚与委蛇,诱逆魏西凉兵马入我大军埋伏之地一举灭之!如若事可谐,我大汉可数年内无忧逆魏来寇陇右矣!”

然而,丞相听罢,却是微微摇头。

“子瑾此策,不妥。”

呃?

有何不妥?

闻言,原本笑颜潺潺的郑璞尽是愕然。

而丞相亦不等他发问,便继续语气淡淡言道,“孟子有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我虽知子瑾此言,乃是一心为朝廷所谋。然,亦须戒之,不可贪一时之利而罔人心耳。”

原来如此。

骤逢此事,一时欣喜,竟是让我忘了算人心。

待丞相叙罢,郑璞微微作思绪,便恍然大悟。

的确,筹画设谋素来狠戾、崇尚无所不用其极的他,一时之间仅是从军争上考虑问题,却忘了从朝廷的角度出发。

丞相诸葛亮的否决,乃是为安游楚之心。

游楚家世门第本不高,乃是逆魏名臣张既门生,被魏武曹操擢拔为两千石之位,以当世礼法而论,堪称以死节方报的殊荣。后因魏军无法救援陇右,为保郡内士庶性命而无奈投诚于大汉,亦然摆脱不了被时人指摘为贰臣的尴尬。

今逆魏来书信劝他归去,他无有再反复之心已是难得。

如若依郑璞所言,将计就计让游楚将旧主逆魏引诱入大汉埋伏圈,他的名节必然被世人所唾弃!

自古人无信则不立也。

在崇尚快意恩仇、真诚笃粹的世风里,游楚若是得闻了郑璞之言,恐会对大汉离心。

且先帝刘备半生颠沛流离,麾下之人却始终不离不弃;以出身微末再续汉室荣光,其中最大的倚仗不就是“情义”二字吗?

更莫说,今天下三分,最为式微的大汉,最大的倚仗乃是人心。

既有汉室四百年的积累,亦有先帝的仁义魅力。

若令游楚以仇报旧主,则是有失先帝之仁,亦是自毁长城。

再者,游楚乃是武威郡姑臧人。

是如今大汉僚佐里,寥寥无几出身于河西四郡之人。

丞相有心将他当作大汉善待凉州人的旌旗,为了日后攻打凉州更便利些。

哪怕是,历经一百多年羌乱中传承下来的世家大户,于家门传承与情义气节冲突之时,已鲜少有人会选择后者。以及凉州这片白骨露于野的贫瘠土壤中,已很难让情义生根发芽、茁壮建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臭县令朕怀孕了朕,乃万岁!金玉满唐谍战风云录:大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HP)Forgive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海无名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清末土司王玄天宗修行记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春枝缠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宋小农民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继兄不善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明风流乱世种田日常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小说家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最狂上门女婿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在异世界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