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
六十八、杨侗也登上了皇位(1)
杨广的死讯传到东都,二十四日,留守东都的隋朝官员段达、王世充等人拥戴越王杨侗即位,改年号为“皇泰”,同时大赦天下。只是,此时能感到皇恩浩荡的地方已经很小了。
杨侗是杨广的孙子,从小聪明过人,宽厚仁爱。书上夸他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容风度矜持庄重。但长得好未必命运好,事实上,杨侗的悲剧命运早已注定了。
六一七年,杨广出游江都,命大臣段达等辅佐他,留守东都洛阳。现在杨广死了,这个留守的领导就顺理成章的转正了,成为隋政权东都一派的名誉领导。
我们这里把他称作名誉领导,是因为大权并不在他手里,东都一派的领导权实际掌握在王世充手里。
俗话说,“国无二主”。这下好了,国家同时出现了好几个皇帝。当然,无论对于国家还是百姓,皇帝多了,都不是什么好事。
由于当时正值战争期间,杨侗特意要求朝廷的各种仪式都一律从简。这包括祭奠先皇和新君登基的各种仪式,一切都本着简单、方便、节俭和省时的原则。比如原本两年的守丧期,被大大缩减,至新君即位那天就结束了。杨侗下诏追谥死去的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为“成”皇帝,庙号世宗。尊母亲刘良娣为皇太后。只可惜东都政权寿命太短,杨广的这个“明”的谥号没有深入人心,后来的“炀”的谥号倒流传了下来。杨侗以段达、王世充为纳言,元文都为内史令,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同掌握朝政。杨广死后,这七个人组成了东都政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当时人称“七贵”。
听说宇文化及率军向西而来,东都上下震惊,一片恐慌。按理说“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此时东都新君刚刚登基,局势未稳,加上兵少将寡,恐怕不是宇文化及的对手。此时有个叫盖琮的大臣想了一个法子,他上疏请求联合李密一起抵抗宇文化及。这个意见得到了元文都的支持,他说:“现在宇文化及弑主逆天,而我们的兵力又不足以报仇,假如赦免李密的罪过,再派他攻打宇文化及,让两贼互相争斗,我们可以慢慢静观其变。如果宇文化及败了,李密的部队也会疲劳不堪;他的将士贪图我们的官爵赏赐,容易离间,到时候再活捉李密也不是难事。”
此计甚好,此计甚毒。
大臣们一合计,都认为此计可行。于是杨侗下旨,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携带敕书前去拉拢李密。
再说宇文化及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就将辎重留在了滑台,自己率军向北直逼黎阳。此时驻守黎阳的是李密的将领徐世勣,他见宇文化及来势汹汹,害怕不是人家的对手,就引军西去,到了仓城。宇文化及渡过黄河,顺利占据黎阳,然后分兵几路包围徐世勣。李密率领两万步骑兵,驻扎在清淇,与徐世勣成掎角之势,互相策应。用烽火相呼应。平时挖深沟筑高城墙,不和宇文化及交战。每当宇文化及进攻仓城,徐世勣就点起烽火,李密看到信号后就带兵攻击宇文化及的后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炮灰的人生2(快穿)》《又逢君》《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笔趣读】【格格党】《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破云2吞海》《灵能者不死于枪火》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