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七十九章 安南问题(下)

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瞻基无法理解黄福的痛苦,见黄福一直沉默无语,以为自己的观点又被黄福认为离经叛道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好在黄福没有让他等太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黄福躬身郑重的对着朱瞻基行了一礼,问道:“太子殿下将来置名教于何地?”

“安南问题与儒家有何关系?”朱瞻基反问。

朱瞻基知道自己推行实学,早晚会与儒家正面碰撞,只是不想这么早就把盖子掀开。

黄福是绝顶聪明之人,朱瞻基重视实学即使不对儒家打压,也会对儒家造成剧烈的冲击,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早晚会不复存在。

“安南问题只是小事,只要朝廷应对得当,安南就大乱不起来,我名教的教化还是能深入人心的。不过太子推行实学是想以实学替代儒学吗?”

“儒学就这么没有自信吗?若是任何一种新学说都能动摇儒学的地位,在孤看来这儒学不学也罢。先秦诸子为什么能够百家争鸣,就是能够各抒己见,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让自家的学问更进一步,固步自封只能让儒学自己走向没落。

想想吧!从儒学出现到现在,除了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提出了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后人到现在还在嚼人家嚼过的骨头,顶多就是如朱子一般往里面加一点佐料。

再说孤从来也没想过把儒学踢出去,作为国学儒学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大一统观念就很适合我大明的国情。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儒家根本就没有想到,醉心于实学之人对当官根本就没有兴趣,他们兴趣在于发明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物质条件,他们根本不会跟儒家竞争朝堂。”

朱瞻基的话让黄福如梦方醒,对啊!学了实学之人也不一定就进入官场,这完全是两个方向。名教何必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

“殿下之言如醍醐灌顶,让臣茅塞顿开,是臣着相了。”

“关心则乱嘛!后乐公也是为儒学的未来着想。”

黄福老脸一红,他心里清楚儒家弟子在这位小爷的眼里除了嘴炮无敌,其他的一无是处。

就像自己这样的干吏也与儒家毫无关系,那是多年爬摸滚打练就的经验。名教子弟只喜空谈而不能扎根基层,大多数的进士出身的正印官没有师爷的帮衬连位子都坐不稳。

基本上都会被乡绅胥吏架空而不自知,等到缓过神来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既然太子殿下并没有将儒家一棍子打死的心思,自己还纠结儒家能不能继续辉煌下去干什么,已经辉煌了千年,未来如何只要殿下不刻意打压,儒家竞争不过别的学说,只能说儒家落伍于时代了。

想明白这一点的黄福顿感一身轻松,冲着朱瞻基抱拳行礼道:“殿下!掌控安南还有一大隐患就是我大明汉人比例太低,为了长治久安,必须改变安南的人口比例。

可是我大明百姓重土安迁,想要让百姓迁徙至安南不动硬的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现代留过学》《欢迎来到我的地狱》《重开吧!蜘蛛侠!》《制霸超级碗》《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爱去小说网】《重开吧!蜘蛛侠!》《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非洲创业实录

新书推荐

谍战风云录:大宋大唐小说家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乱世种田日常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臭县令朕怀孕了(HP)Forgive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倒拔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清末土司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明末:边军不退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玄天宗修行记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宋小农民金玉满唐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朕,剩者为王谍海无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春枝缠我在异世界召唤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明风流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