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27章 好战略也要有好执行(第1/2页)

武林小说【50xs.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

第27章

好战略也要有好执行

袁绍对于公綦稠这么一个反面典型忽然冒出来,内心是颇为欣喜的,他连忙给何进提了一个具体的平叛方略:

“大将军,依我之见,既然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已经凶多吉少了,而且他确实对渔阳乌桓对张纯的暗中勾结没有察觉,一个失察之罪是免不了的。咱不如就上奏朝廷,将此前幽州各部乌桓的欠饷、朝廷拨付钱粮不足等罪过,都推到公綦稠身上。

对于从贼的乌桓、鲜卑,咱要一边武力进剿,一边尽可能暗中宣讲前两年之所以欠饷的理由,把乌桓人对朝廷的怨气转移到公綦稠为代表的欺上瞒下之辈身上。”

李素在下面,听了袁绍这番话,都差点儿生出幻觉了:你丫居然是袁绍?要是不看你这张帅脸只听声音,我还以为你是跟王垕说“汝故行小斛分粮,借汝项上人头一用”那货呢!

歹毒啊,这不是曹操才想得出来的计策么?把朝廷欠饷的罪过,都推到一个死人身上,给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尽管这个死人,或许死前是忠于朝廷的,被乌桓人突袭时,说不定还努力反抗过,是力战而死……

但不得不承认,在快刀斩乱麻的时候,这种招数虽然道义上卑鄙了点,但对于平息事态确实是有效果的。

“袁绍年轻的时候智商居然还挺高呢?难道历史上官渡之战前后,他屡屡昏招迭出,只是因为天寿将尽、老年痴呆了?”

李素内心不由升起这么一股念头,顿时觉得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好,对那些名人的定性,也不能全信。

史书和演义,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喜欢“盖棺定论”,也就是拿一个人最终的巅峰成就或者巅峰罪行,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

史书过于简略,看不出一个人才的成长性。

如果只是为了知道这人最终是个什么样的人、做成了什么事、如何历史评价,看史书是没问题的。不是史书不想写细,而是要记的人太多,必须惜字如金,只能以这个人的“终极形态”来定性。

就像打光荣的三国志,诸葛亮登场就写着“智力100”,赵云登场就写着“武力98”。

但是,既然是穿越过来,跟这些活生生的人打交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就好比很多小白,拿一个“诸侯讨董时徐荣先后击败了曹操和孙坚”就妄下“所以徐荣才是三国第一军神”的结论来博眼球。

拜托,人是会成长的。战争和军事素养,更是需要实战经验堆出来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谍海无名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HP)Forgive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宋小农民继兄不善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金玉满唐明末:边军不退谍战风云录:大宋倒拔三国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说家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在水浒做奸商大明风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乱世种田日常玄天宗修行记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朕,乃万岁!春枝缠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朕,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