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七十章 刘晔:孺子误我!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

......

面对阎象的质问,刘晔义正辞严。

“主公既承神器之重,腰佩玉玺,受命于天!

合该即皇帝位,以安天下民心!

阎公可去民间听听万民心声,可来学宫见见诸生请愿!

【使天子如袁公,则苍生幸甚,万民幸甚!】

我刘子扬非为自己高官显爵,乃为天下苍生,为生民谋福!

阎公既为主公谋事,深得信重,执主公佩剑以斩不臣,今却在此阻拦主公九五至尊之位,违逆天下万民太平之道。

你安得什么居心?”

刘晔这番话,拿出去放在哪都是大逆不道之言,唯有在寿春,唯独在江淮,这是政治正确。

自去岁袁术得到玉玺,袁胤、李丰试探之后,无论是袁胤背后的袁家,还是李丰背后想挣个从龙之功的群臣,都从袁术称朕不称帝中默认得到一个政治信号。

主公不是不称帝,而是称帝的时机不成熟。

那么怎样才能让袁术称帝,以便让袁家成为皇室,群臣也能混上从龙之功呢?

他们可以主动让时机成熟!

于是乎得传国玉玺受了天命,袁公脱胎换骨的流言甚嚣尘上,等袁术平定江东,有关他名声事迹的消息更在各地广为流传。

掌控舆论的是世家,而掌控世家舆论的是顶级世家,恰好袁家正是当中翘楚。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与政治环境中,有着袁家不遗余力造势支持,别说袁术施行的那些仁政德行了。

他今晚吃了顿素,廉洁的名声就能传的江淮皆知,他明早穿了件旧衣服,简朴的名声又将在淮河两岸传颂。

再加上近日于吉道人于寿春城外八公山上立下太平观传道,不仅百姓间香火不绝。

更是连城中贵人,如两位主母乔夫人、伯符公子母亲吴夫人妻子袁夫人、就连子义将军的老母亲太史夫人等,也都常去烧香,为远征在外的袁公及众将士祈福。

于是太平观香火更盛,而太平观与【袁公可还世间太平,当为黄天之子】的民间舆论,向来相辅相成,裹挟滔天民意为柴薪,香火又怎不越烧越望,直至烧穿苍天!

......

说实话,当刘晔刚接到戏志才书信,告诉他要去让袁术称帝,他起初还是非常谨慎的。

只以为宣传此等大逆不道之言,就算能合袁术心意,也必遭群情反噬,凶险异常。

可来到寿春以后,他才真正见识到为何世人皆传,袁公路称帝之心昭然若揭。

在这里路人皆知,居然不是一个修辞手法?

只是在陈述事实。

光看于吉和太平观怎么起势就能知道,在这里只要符合政治正确,哪怕你是黄巾余孽也给你捧成“国教”。

刘晔是真没想过,事情居然能办的如此简单顺利?

满目不是袁氏门生故吏,就是诸如太平道余孽这般的反贼,在这样一个当世最大的造反窝点寿春城里,宣扬袁术称帝论,不要太容易。

相反这个任务真正的难点在于怎么把自己这番政治正确的言论,真正送到袁公面前。

因为在时下这座寿春城中,有一个最大的政治不正确:阎象!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压住称帝派的谏言奏书,扛住了所有舆论压力,不让这些蛊惑圣心的言论,送达袁公面前。

要不是袁公对他信重非常,赐他佩剑以决后方诸事,阎象本身又是老臣重臣,麾下也有一帮缓称帝徐图之的派系支持,称帝派的势头早就压不住了。

而这也是刘晔来到寿春学宫的原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许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悍女麴凰驭龙婿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姝宠穿时空的女将军离人终成相思意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三魂七魄归位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落在荒年崽崽很闲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诱梦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横空出世的娇帝君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表妹不欲攀高枝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谬接瑶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