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铃立刻追问:“如何?”
她好奇的样子有点孩子气,和她平时为人师表的样子很不相符。
何净的嘴角藏不住笑容,说道:“当然好看了。京城有种灯,叫做鳌山灯,一组要高十六丈,阔三百多步,中间有两条鳌柱,两下用金龙缠柱,每一个龙口里点一盏灯,谓之双龙衔照。”
霖铃就算在现代也没见过这么壮观的花灯,听何净说得有点发愣。何净见她感兴趣,越发说得仔细,有时还会用手势描摹一番。
“明日十六日,京城里官家都会去宣德门临轩赏灯。若是你我在京城,说不定还能得瞻天颜。”
“哦,”霖铃大放厥词:“那还是看灯好。官家哪有灯好看。”
何净愣了一下。他从没遇到过像霖铃这么说话大胆的人,一时忍不住摇头好笑。
这时祝山长他们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子骏回头见霖铃一直拉到后面和何净两个说话,忍不住想提醒霖铃跟上,但又不敢。
幸好霖铃和何净聊了一阵后还是赶了上来。他们走到两斋门口,只见两间屋子之间拉了几根绳子,中间也吊了不少花灯,各式各样的都有,每个花灯下面都放着一张灯谜。
岑观从两只对称的缀珠灯下面扯下两张灯谜。只见左面那张上面写着:伯牙摔琴——打一种花(岑观题)。
右面那张写着:雪径人踪灭——打半句唐诗(何净题)。
祝山长思索一阵,说道:“伯牙摔琴这个好猜,应是吊钟。另外一个却不知是什么,唐诗怎么还有半句?润泉,这个谜可是你写错了?”
何净笑而不语,回头问霖铃:“端叔能猜吗?”
霖铃吓得直摆手:“我怎么猜得出,饶了我吧。”
何净又忍不住笑。这时子骏突然道:“可是‘一行白路?’”
何净朝子骏看看,笑着点头道:“正是。”
祝山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唐诗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路’正好是三个半字(另外半个是鸟字),所以说是半句唐诗。
祝山长抚掌大笑道:“妙,妙。润泉,子骏,难为你们一个想得到,一个猜得出。”
霖铃见祝山长当众表扬子骏,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她也想说几句话捧一下子骏,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另外几盏灯也都有灯谜。众人一一扯下猜,有猜得准的,也有猜不准的。
猜了一阵后,大家继续往里走。到先贤祠门口,霖铃只见树上吊着一盏巨大的正在转动的花灯。
这盏花灯四面绣有画屏,画屏上贴着一个骑马的将军剪纸。随着花灯转动,这个将军和马匹好像奔起来一样,几个孩子都看呆了。
何净笑着介绍道:“这叫马骑灯,也是苏州的特产。”
霖铃在现代社会也听说过这种灯,不过有个另外的名字,叫走马灯。这种灯在宋代非常稀罕,很少有人见过,所以大家都十分惊诧,围着灯啧啧称奇,连祝山长看上去都被震撼到了。
不过霖铃对这个灯倒感觉一般,毕竟她连电影都看过,这种剪纸转圈圈的把戏当然没什么吸引力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玄鉴仙族》《那年花开1981》【快读屋】《志怪书》《守寡后我重生了》《大清话事人》《美食:美食系神豪》《我娘四嫁》《灵能者不死于枪火》《闻此一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