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的夏天,燕京电力大学本学期已经将近尾声。
大部分学生的课程都已经结束,除了少数还没有考完的科目,平时基本上已经无所事事。
就在大部分学生颓废地在宿舍哀嚎为什么学校还不装空调的时候,有两个人正干劲十足,在为两个月后开始的竞赛做准备。
两人已经畅聊了不少,孟繁岐大概为其梳理清楚了基本的概念和认识。
他一直认为,新人接触ai和人工智能,切忌执着于某个局部和概念,容易得不偿失,看了半天还没看懂。
先对整体的原理用浅显的方式,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概念去理解为好。
随后则先接触一个可以顺利运行的代码例子,跑起一个测试版来,会大大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很强的成就感。
有了兴趣,有了成就感,有了信心,又大概理解了整体的流程和意义。人自然会自发地去探索代码,尝试去理解每個零部件,每个参数的意义和它会产生的影响。
说不定就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如此从上而下,方为正道。而不是苦苦啃了几个月的公式,结果来到电脑前一句代码都不会写,根本无从下手。
前段时间,孟繁岐已经将基于阿里克斯的cuda-conv框架,实现了一个简易版三层神经网络做十分类任务的玩具级版本。
唐璜借此基本熟悉了本次竞赛的第一个任务内容。
孟繁岐便指使他去仔细看一看image官方给的数据存放方式,开发工具和使用的方法。
自己则尝试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所准备的算法基于该框架实现,但是不太顺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