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何华的《风犬少年的天空》以18万册的销售量力压郭靖明《1995-2005夏至未至》成为2005年11月全国图书排行榜文学类第一名。
引来媒体关注,有不少媒体都跑来学校想要采访何华,还有打电话给学校领导的、打给出版社的,甚至还有被拦在校门外直接蹲守的,让何华不胜其烦。
在韩忠良的劝说下,综合考量后何华接受了新浪网的独家专访。
节目组找了一家咖啡厅,何华和主持人隔着一张小圆桌对坐,主持人简单介绍后便率先发问:
“何华,你怎么会想到创一部背景在bj的小说,为什么不放在你更熟悉的家乡山西?”
何华微愣,开始就这么犀利的么:“为了销量,大城市的生活故事更吸引处在相对落后地区的青少年去阅读。”
“所以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有意谄媚于读者?”
主持人步步紧逼。
“‘谄媚’有些过,我只是会去精准地选择自己小说的受众人群。”
何华很慎重的用词。
“你不觉得这样有违文学创本身的价值么?”
“我不太明白您说的本身价值是什么?”
“思想、理念、精神。”
“我的小说没有思想么?”
何华笑着问道。
“嗯...我指的是思想深度。”
主持人没有放弃。
“我刚20岁,我觉得我的思想没有那么深。”
何华装受到了夸奖,‘腼腆’的回应。
“你有读过韩函和郭靖明的小说么?”
主持人见何华不吃这一套,只好转变方向。
何华点点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