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吾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秒记住♂.{一^六,八^看,书^首^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co3
杜云于校场上看魏骧训练士卒,只见之前使刀的每人一根木棍,两人一组互斗;之前使枪的每人一根竹竿,也两人一组互斗,如此打斗不会伤到对方。
.
木棍比之刀更沉、短,且不灵便,要用两只手握才能抓得牢,如此打斗耗费体力,让士卒知道兵器短的缺点。
竹竿比之枪更长,枪长一丈,竹竿却长一丈六尺,且更柔,用之打斗也不灵便,让士卒知道兵器长的缺点。
过了两日再看,拿木头的又与拿竹竿的互斗。
杜云看了,似有所得,去城中问王平。
王平听了他言,说道:“武艺与兵法实乃殊途同归,皆重于实战。就如‘祖逖破甲刀’,以我学武之根基,也难将其用于比武。盖因此刀法本是从战阵的刀招中取其精要,然而刀招有限,临敌却万变,故需以实战磨练。若临空虚砍,终究难以上阵。兵法也是如此,兵书中只扼其精要。”
杜云自然明白他所说的道理,以他武功之高,难逢敌手,倘若未遇见夏侯泓,又怎知道他自己的武功大有不足之处呢?至于兵法,自己也曾学过,可真到带兵,则不知所措。《孙子兵法》所言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只五个字,何其扼要?至于怎样才能‘信’、‘勇’全无说明,是以临机应变更重于兵书。
杜云对王平道:“士稚此言有理,回营我便让亲兵捉对厮杀,磨练刀法。”又问道:“练弓经年累月也难成,已时不我待,可魏司马何不让新军练弩呢?”
王平道:“想来弩射易练,所以先练刀枪。且阵中常分三军,弓弩、枪盾、骑矟。我军马少,步卒却多,可以使枪盾对骑矟,近身则以刀。”
杜云点点头,告辞王平,回营训练亲兵。
彭城的将军府中,赵国镇东将军石辛问幕府参军李仲道:“临淮可有动静?”
李仲道:“细作飞鸽传书,临淮晋军砍伐树木、竹子用以训练新军,尚未举兵西行。”
石辛负手来回踱步,说道:“洛涧的浮桥不是已经搭好,怎会没有动静?”
李仲道:“将军无需多虑,桓温不救寿春,岂不正合我意?”
石辛道:“寿春乃淮南锁钥,他焉能不救?搭设浮桥、训练新军莫不是掩人耳目,另有晋军暗地西行?”
李仲道:“即便要西行,也需过洛涧,但斥候并未见到晋军渡过洛涧。定是桓温顾忌将军会乘虚而攻临淮,所以才犹豫不决。”
石辛摇头道:“桓温诡诈多端,又有那谢石的水师,岂会忌惮于我?”
李仲探头轻声道:“不如,不如派人刺杀于他。”
石辛一双碧眼,盯着李仲问道:“刺杀?”
李仲被他盯得发毛,说道:“卑职以为只要桓温一死,群龙无首,淮南必破。”
石辛道:“此事可有成算?”
李仲道:“有六成把握。”
石辛笑道:“还不快去办。”
李仲得令而去。
寿春城已被攻了十余日,临淮徐州刺史府中,桓温、桓冲、王平三人围着地图而坐。
桓冲道:“临淮西北有淮水天堑,西南有丘陵可以伏兵,东南地势虽平坦,尚有一条河道可以设伏,东北地势开阔低洼,无险可据,赵军必从此渡淮水而来。”
桓温说道:“我原本想大张旗鼓西行,又命谢征虏守洛口,引石辛前来攻临淮,只是担心他多疑,不敢渡河。”洛口是洛涧汇入淮水之处。
王平道:“石辛怯于谢征虏的水师,即便移师淮水,其大军依旧不会南渡,我料他只会派出小股骑兵偷袭。”
桓冲道:“若是我军渡过淝水,想必石辛定会疑虑全消。”
桓温摇摇头,说道:“不能过淝水,石辛于我好似锋芒在背,使我不得全力而攻石癸。”
桓冲道:“如此倒是难为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放学等我》【武林小说】【读趣阁】《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捻转步舞曲[花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我在现代留过学》《沧澜道》【小粉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