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能够不远万里来投,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吾亦是如此坚信。”
插曲过后,二人的话题重新回到正事上面,郑成功有心调解陈凯与那几位侯爷、伯爷之间的矛盾,于是便对陈凯言道:“先生初到此地,对忠靖伯他们尚不了解,其实他们都是些忠耿之人,与先生,与吾,亦是同心同志。此前的事情,看在吾的面上,便让它过去了,日后交往久了,吾相信,误会自当解除。”
“学生谨遵国姓爷吩咐。”
陈凯识大体的下了这个台阶,然则郑成功似乎却有些不满:“国姓爷先生如今已是官身,寻常百姓的尊称,还是免了吧。”
官身
陈凯也不知道他到底算是几品官,更不知道像他这样无品无级的“黑户”到底算不算官,但是既然郑成功这么说了,他也只得试探道:“国姓”
“嗯。”
郑成功点了点头,陈凯亦是舒了口气,从“国姓爷”到“国姓”,地位显然是提升了,哪怕他的职务依旧是招讨大将军行辕参军管军器工坊事,但也终究是件好事。
“另外,军器工坊这段时间一直只能生产长枪,吾以为,出征之后,先生还当在其他兵器上下下功夫。比如刀盾、比如弓箭,当然,若是能够造出火铳、火炮,那便是最好的了。”
郑成功说的确实是事实,军器工坊的产品过于单一,这次若非是军中多是新兵,其他兵器不易操练,且不容易形成战斗力,也不会只生产长枪这一种武器。
只是火铳、火炮什么的,陈凯却还是不由得在心中暗自道了一句“我的国姓爷,您老想多了”。火器的技术含量更高,需要积累的经验也更多,当年就连徐光启也说过红夷炮铸造最好还是由欧洲工匠来主持,中国工匠一边学习,一边从旁协助,既然正儿八经的炮匠都可能会存在问题,陈凯可没有被夸上几句就真的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了。
“学生自当尽心竭力,只是火铳、火炮”
“循序渐进,吾是知道的。一切生产皆有先生负责,吾绝不强加干涉。”
二人相谈甚欢,待到陈凯告辞,郑成功整理了一下已经处置完毕但尚未发出的公务,也回返后院的居所。然而,回了居所,沐浴过后,郑成功却换上了更加郑重的服饰,径直的来到了一处祠堂。
“江山危矣,你何从我乎”
“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
“只恨朕没有女儿可许配给卿家,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面对着正中的牌位,郑成功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当年的殷殷嘱托声犹在耳,此刻的颂告亦如金石。
“启禀陛下,承蒙陛下遗泽庇佑,臣日前曾禀告过的那个不远万里南下投效陛下的儒生已经完成了武器的制造,比此前的几个月快上了一倍。如今大军训练已近半载,武器齐全。此番出征,烦请陛下保佑大军旗开得胜。待回师之日,臣亦当以虏首祭奠陛下的在天之灵”
第二十五章出征
“此番终是涉险过关,下次还需把这等意外状况都算到位才是。”
与郑成功谈了良久,待他离开虎节堂时,早已月上三竿了。洗漱一番,躺在床上,回忆起这一个半月的事情,却也不由得叹息一二。
投名状交上去了,但是这一次也确实是有些冒险了。他那一日在虎节堂算过,留出的余量很小,但凡有个闪失,亦或是他的那些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误,此番便是万劫不复了。然则初来乍到,想要掌握实权,总要冒些风险,所幸这次是郑成功出兵在即,而且还是第一次出兵,上上下下的重视程度非比寻常,否则如此涉险,只怕也没那么容易过得了关。
“还好是过关了,接下来,更当努力奋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