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赋》,这篇文章倘若放到四五年后,全天下的读书人莫有不知。
其中多段都被御史台监察部门化用进了田税制度,甚至预言了部分旧田制带来的弊端。
此文由定国公府一名不见经传的儿郎所作,在科举考场内一挥而成,从头到尾没有落下任何一出修改,文采斐然,朗朗上口。
“察天时,用地利,勤治田亩”,其中段落连长安城里街角巷尾的孩童都耳熟能详,当作贯口传唱甚广。
此后,贺君清毋庸置疑被钦点为当年状元。
而这篇奠定他仕途基础的好文章为何会出现在他十六七岁时?
难不成真是天生之材?
贡院漏题是孟飞鸾第一个猜想,但很快就被推翻了。
贺君清无权无势,即便背靠定国公,在权贵子弟云集的会试又怎么可能提前拿到考题——更何况他现在还在乡下。
第二个猜想惊得孟飞鸾冷汗直冒。
——这贺君清莫非也跟她一般是前世还魂而来的,因此将此文记得一清二楚,只等进京会试便可平步青云?
她越想越觉心惊肉跳!
心跳加速,冒汗的手心伸向面前叠得四四方方的纸,偷偷将其藏进了袖子里。
贺君清眼见着书本要掉入热汤后被四喜救起,虽散落遍地,但好歹是没有湿透,心中焦急平息了些,赶紧丢了玉米去捡手稿,喃喃道:“多谢多谢了!”
此书内容他已烂熟于心,手稿也都经几十遍翻阅。
贺君清将其一页页插好,看见一处关键映开墨迹,不由咬唇回忆此处文章的起承转合,蹲地良久双腿麻木,眼睛也因为在暗处微眯太久而聚焦费力。
一只手落在他肩,顺便递来了一根尚有热气的玉米棒子。
“院里光太暗,伤眼睛,不如回屋看罢。”四喜凑上来,一双天生笑眼弯弯落入细碎月光,别有一分温和与俏皮。
“不必,我将书收好,看看可有遗漏便好。秋冬灯油贵,浪费了春娘心意。”贺君清眯眼抚书查看。
翻动的书页转眼间被四喜一把攥住,她将书夺到手后,皱眉“关心”道:“你也真是死脑经,看着地上一张纸都没有,必然是都在书里了。书可明日再读,眼睛却只有一双,怎么不懂得珍惜?”
“说得有理。”贺君清从她手中接过书,在地面上转悠了一圈便不再疑心丢了什么。
“贺君清,你懂得多,可也知晓算学?我有一题请教你。”孟飞鸾此时已将手中玉米吃了个干净,捡起方才的木棍开始在地上写写画画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福晋来自末世[清穿]》《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重回千禧当学霸》《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嫁给铁哥们》《无限公路就业指南》《三塔游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