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他从郎中崛起》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
青年队对这高产挑战不是很赞成,虽然达到亩产三百五十斤不很难,自已能落下的也不多了,这不是白给队上作贡献吗?罗庆天之流要高兴坏了。
梁珍不这样看,首先,这队上也是自已的队上,自已家也有一份,不是白做贡献。
高产挑战成功,就证明了我们的能力,我们的新技术新方法种田获得成功,各队都会学习仿效这生产就提高效率,如果大田都增产10%,乡亲就能吃饱这不好吗?
如果全公社全县的水稻田都增产10%,这就是庞大的数量,我们就催动了经济发展!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梁珍说:“亩产三百五十斤看着比较高,其实增产的空间还大得很,日本的水稻普遍亩产二千斤,我们达到一千斤是可能的,现阶段达到五百斤是可以实现的!”
达到五百斤?队员惊讶得张大眼睛,这些年搞过许多高产试验田,结果都失败了。
李国志摇头又摆手:“九哥,日本是日本我们是我们,以前公家搞的高产试验田肥料施放不少,也没超过三百五十斤!
亩产五百斤,大炮了吧?”
多数队员都赞同这意见,以后科学发达了不说,现在亩产五百斤不可能!
梁珍等大家都说完了,才清了清嗓子,分析起来。
“哥们姐们,我说能够达到五百斤是有科学根据的,你们听我慢慢分析。”
梁珍说,现在主种的水稻品
种是玉师三号,玉师系的特点是稻草高谷穗长,最大的缺点是易倒伏,颗粒不饱满。
水稻一倒伏就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瘪谷,产量就上不去了。
只要克服了倒伏,亩产三百五十斤就不是难事。
以前公家的高产试验田是当官的心血来潮,他们并不具备科学试验的基础,以想当然搞试验田,以为种得密株数就多,肥料放得多生长就好,这就必定增产了。
其实他们这样想跟科学背道而驰,种得过密株数是多了,因光照透不进去禾苗细弱又过高,倒伏被压在中底部就霉烂了,肥越多越糟糕!
不高产是减产呢!
罗得才点头说:“没错,以前几次试验田都是这样,只收了大堆稻草和几箩瘪谷子。”
梁珍说:“哥们姐们,这就是缺乏科学盲目试验的教训!
我们反其道行之就好了!”
李国志说:“九哥说得有理,种得太密了稻草软得像丝线,根本就撑不起稻穗!”
彭治周说:“梁九,你说肥料施越多越糟糕,那增产可以不用施肥啦?”
梁珍说:“不是的,治周,水肥是植物生长的要素,水稻要高产就必须满足它水肥要求,不是不用施肥,是合理施肥,同时满足它对光照和空间的需要!”
彭治周耸耸肩膀:“哗!
这样复杂,农民那知道植物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呢!”
梁珍笑道:“在发达国家农民是综合人才,需要具备多面知识,除
了农学还需要机械学,商业贸易学,市场经济预测等等学问。
孩子不够聪明父母就说去当工人吧。”李家芳说:“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未来小说】《黑之书》《高武纪元》《大道朝天》《霸总带娃日常》【柠檬小说网】【创读小说】《从盒而来》《闻此一生》
南流契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