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武林小说】地址:50xs.org
在你的印象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
精神饱满却面黄肌瘦,充满干劲却总吃不饱?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确实如此?
1949年建国之初,我国的粮食产量为1.13亿吨,人均209公斤
而一般情况下国际认为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是多少呢?400公斤,差了将近一倍
如此可以想象我国缺粮程度,人民生活的艰难程度
即使到1956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也不过1.92亿吨,人均占有量306公斤,依旧达不到国际安全线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看着天幕好像失去了色彩,天幕所看到的影像估计就是后世所在的年代,再往前五六十年左右的世界。
而这讲的怕是后世建国后的一段往事。
从天幕中可以看到,里面的场景基本都是在农村,要么是收割小麦,要么是铺路或者挖矿等。
里面的人较之后世,实在是非常的瘦,虽然影像是黑白的,却可以到其精神面貌要饱满得多,其热情在天幕外都能感受得到,这种洋溢着的热情和质朴在如今应天府下辖各县的农民身上依然可以看到。
不过相对而言,天幕中的那个年代,似乎有一股蓬勃的生机。
朱元璋无暇顾及为什么后世之人的精神变化,依然仔细地观察着。
从一幕幕划过的生活场景来看,那时农村的生活和如今比,几乎相差无几。
是什么让他们后来变化如此之大呢?
朱元璋无从得知,这个答案天幕从未说过,不过他更在意的是:大明在天幕的帮助下,是否能复刻这个奇迹呢?
和兴茶食店,一众食客都寂然无声,原来他们五六十年前和我们也差不多。
如果去掉那一些机械和汽车,还有随处一行行的文字,那几乎是翻版的乡下场景。
那拿着连枷脱谷和如今也是相差无几的,还有一堆人在晒稻谷收稻谷等。
还有那一些随处可见的文字: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建设!”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