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宁回》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
杨老三:“呦!农夫遇到假神仙了!在磕头了!他信了!”
李博:“什么什么天子?屋租夜?京什么吼?什么前年?”
杨老三:“博哥您还会唇语?”
茶湘:“不就是看口型吗?别大惊小怪啊。”
林方岳:“啊我记得是:‘为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年。’和博哥听得差不多。”
张华:“博哥你那个望远镜多少倍的?还能看清楚口型?”
李博:“我和茶湘的可都是专业设备。”
杨老三:“回去我也弄一个。”
林方瑶:“农夫磕完头往回跑了,可能要进村子。他之前应该是从农田里过来的。”
刘老二:“这位农夫就是吉善行吗?”
林方岳想问“难道不是吗”,但还没开口,便看到大道上又有人来了。
茶湘:“今天有集市,路上来往的人比平时多得多。”
后面陆陆续续来了若干人,有樵夫有货郎有道士有农夫。那假的太上老君无一例外,对每个人都说了相同的话。那些人也都看着紫气东来,信以为真,有的磕头有的拜。
不到二十分钟,紫烟没了,应该是青黛烧完了。假太上老君和他的同伙急匆匆下山了。
茶湘:“你们说,刚才这些人里,哪个是吉善行?”
李博:“我怀疑是那个道士。其他都是村民或者附近村子的货郎,春季忙,根本顾不上去长安向报告。我想着道士可能有时间去。”
刘老二:“网上写的是:唐高祖李渊听信了吉善行的报告之后,便在羊角山立庙祭祀宗祖老君,改浮山县名为神山县。此后李唐王室与老子李耳的祖孙关系正式确定,各地相继修建老子庙,李渊多次前去拜谒老子,以示崇敬。好几人见到了假神仙,结果只有一个人去报告吗?”
林方瑶:“也许不止一个,但是皇帝陛下奖赏的只有最先来报告的人,赐予官位的也只有吉善行一人。或者确实只有一个,因为其他人春天农活儿多,根本顾不上。”
李博:“今天是赶集的日子,路上路过的人还算多。这里地势适合他们装神弄鬼。如果这次根本没人去向李渊报告,那我猜他们过段时间还会准备下一次‘紫气东来’的骗人行动。”
张华:“你们觉得,这装神弄鬼三人组,幕后老大是谁?”
“李世民,他比普通人有钱,能浪费得起这么多药,地位低的买不起。”
“李世民。”
“肯定李世民。”
“李世民啊,他正好在附近打刘武周呢。”
“李世民。”
“李世民吧,他聪明,想得到这种点子,巩固他们李家的地位。其他李家兄弟没他这么聪明。”
哈哈,大家的想法出奇地一致。
刘老二:“我记得有资料说,李世民年轻的时候不信道也不信佛。看来所谓的‘不信’,有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就是李家祖宗‘道教’故事的编纂人?嗯,有可能。”
林方瑶:“不信佛?那他还派唐三藏去取经?”
刘老二:“有人说是因为他杀人太多,心里怕。不过我觉得,很可能是因为佛教思想很有利于他的政治统治。”
李博很同意后面的观点:“政治主张可能性最大。佛教教义灌输的思想会让老百姓一心向善的同时不争不抢,不怕吃苦,反正有来世……他李家的江山是他和老爹抢下来的,他怕民众哪天又来抢走。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皇帝不是‘君权神授’,而是谁抢下来算谁的。就现在这个时间点最近几年,还有几个称帝的呢,包括一个吃人的皇帝叫朱粲。谁打赢了,谁就可以打着君权神授的旗号当封建国家大地主。”
茶湘:“至少古今中外,任何统治者在选择宗教或思想的时候,除了考虑祖辈传统以外,基本要考虑政治因素,我认为李世民也不例外。”
刘老二:“对,他后期所谓的信道,一个原因是他们李家与道教强行绑定了亲属关系;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宝贝儿子李承乾,他太爱儿子了,给儿子祈福。”
说到李承乾,大家又是深有所思。
张华:“唉,来这里也这么多天了,要不我们准备收拾东西回吧?”
李博:“好吧,咱们洗漱吃早点,完了就收拾东西吧。”
两小时后,收好行囊的七人已经从羊角山山顶的小山上下来,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用蓝宝儿回到了现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美食:美食系神豪》《十九世纪女裁缝》《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洞中避难所》《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云朵和山先生》《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我跟他不熟》《大明:嘉靖修仙啦》
匀渄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小说50xs.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