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73章 隆中对,三步天下(2)

书房内一片安静,只有沈瑜手中两个古玩核桃发出的碰撞声,屋外的细雨也逐渐停了下来。

“当然!厚积薄发,这第一步很好,跟我想的一样,那第二步呢?继续说下去。”

杨皙子见沈瑜来了兴趣,反倒是不慌不忙的让沈瑜捧起《晋书》和《三国志》按照他折好的那一书页看了起来。

“黄巾起义和八王之乱?有些意思,十八路诸侯清君侧和8王斩妖后,你的意思是....”

沈瑜没有说完,他也学起了杨皙子将球踢给了他,只见后者点点头,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

“二步,搅局!”

“假设殿下没有得到皇位,您甘心吗?您的那些兄弟们甘心吗?手下甘心吗?谁不想荣华富贵啊?”

“燕王朱棣就是一个例子,现在我们大明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皇上要是把皇位传给4皇子燕王,那么以后朝堂上依然是北方勋贵们占主导地位,南方士族们继续被打压。”

“假设你是个江南士族,你交的赋税被北方勋贵们打仗霍霍了,其中也不知道贪墨多少,你的地位还不如他们,朝廷上你们江南人士没有多大话语权,你们南方士族联合起来推举一位愿意重用文官的皇子,想要结束这40年的压制和忍气吞声。”

“但是当你突然发现你的努力白费了,花出去的那么多钱和资源,结果自己的利益代表人没有得到皇位,反而是你们利益集团的死对头,勋贵继续上台掌权,请问你还要再忍受个三十来年吗?”

沈瑜左手敲击着书桌,右手托起脸颊,缓缓的开口说道:

“聪明的人不会坐以待毙,得不到的东西,那就让它毁灭谁也别想得到,拼一把高掉勋贵,继续压制武人,要么一辈子只会被武人当成木桩,随意砍杀,刀子没握在自己的手里自然睡不安稳,更何况是如履薄冰这么多年。”

沈瑜的话也是令杨皙子很满意,果然是聪明人,是个帝王才智,自己前些日子观察的紫薇新星恐怕就是这位主了。

“殿下,您的想法完全符合世家大族,那袁绍等18路诸侯不也都是在黄巾起义中逐渐做大的吗?局势越乱,对我们越好,我们只要把局搅乱,释放人心中的欲望,让他们先去争斗,咱们就偏安于西南安心发展即可。”

“何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到时候不用您出手,败的一方背后势力就会沉不住气,到时候天下大乱,谁还说什么正统啊!都姓朱,谁都有合法的权威,您现在被标榜为4皇子燕王的派系,到时候燕王上台您多要好处,趁着大乱迅速把云巅和黔贵两省占领,到时候您就是名至实归的西南王了。”

听着杨皙子的话,沈瑜在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手握四省,图谋天下的情景。

“到时候8皇子晋王拿了皇位怎么办?跟着燕王造反吗?”

“不!谁厉害咱们跟着谁,只要好处,到时候背后捅刀子即可,不过大概率他们两败俱伤,以后还得拉拢咱们,两虎想争斗,谁的帮手越多,谁越能得天下,汉王您以后是个香饽饽,陛下已经将蜀地托管给您了。”

“您的手里现在有五万兵额,虽然比不上燕王、凉王、晋王,但是这五万士兵在乱世的能力也不容小觑,会成为各方拉拢的势力,不过还是那句话,座山观虎斗,谁弱了咱就给他一些支援,看着他们拼劲最后一滴血。”

好嘛!杨皙子竟然如此腹黑,让他当个二五仔,背后既捅刀子又递刀子,鼓励其余各方用力拼杀,不过这也是让他的利益最大化,跟手握重兵的三位皇子硬碰硬,现在的他实力不够,就算能硬碰硬,那估计也是死伤惨重,到时候被洋人捡了个便宜,现在期盼系统多给些支持好像也没有那么现实。

“三步,入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过命小说】《赛博朋克:2075》《我能看穿万物信息》《大将》《我!清理员!》《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赛博朋克:2075》《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石破天穿越令狐冲》《游戏搞到一个亿

武林小说【50xs.org】第一时间更新《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金玉满唐(HP)Forgive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春枝缠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宋小农民乱世种田日常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水浒做奸商谍海无名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朕,乃万岁!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继兄不善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朕,剩者为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异世界召唤清末土司王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臭县令朕怀孕了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明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