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电话没有被接通,宁渊静等了两分钟,果然对方回拨了过来。
这一段时间因为建厂和以个人名义承包地热能发电站的事,他与安家铺子的村官们联系较多,只是由于其他村官年龄较大,与年轻人沟通时存在障碍,渐渐地对外交涉的业务问题越来越倚重于周慕琴。
初来时还被排外,随着在安家铺子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周慕琴几乎已经彻底融入到了这片土地。
她大学时成绩很好,但毕业后第一时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父母让她考公,但所在的城市竞争激烈,她没能成功被录取,后来发现还有大学生村官这条路,便报了名,被分配到了这里。
初来乍到时自然满是不习惯,但她性格坚毅要强,又一心希望能做出些实事来,只可惜安家铺子是真的太偏远了,好不容易后山被发现了温泉,还因为各种原因歇菜了,但她的热情依旧没有被熄灭,每天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忙得脚不沾地。
可能正是因为她不像大部分外来村官那样,根本没有做到同当地人深度接触,几乎只是来混日子,所以安家铺子的人都很尊敬、喜欢她。
“您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嘈杂,宁渊能明显听出对面应该是在开会,一些较为激烈的讨论声还很清晰,显然是有政策下来了,村官们在讨论该如何实施。
宁渊讲述了一下工厂目前急需工人的事情,并询问周慕琴是否有居民愿意应聘。
录取当地人进厂工作好处很多,首先肯定解决了住宿问题,白天干活晚上回家,不用背井离乡,也不用离开父母妻儿。
其次还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等再过几天,即使是开了春,地…依旧是种不了,但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农民还能靠什么获得报酬?
电话传来的讨论声中便有对此十分焦虑担忧的内容。
但…若是工厂能够一直开下去,安家铺子的居民们也就相当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纵使是天灾尚未来时,周慕琴相信也会有人愿意去应聘的。
只是她到底不敢把话说死了,周慕琴回道:“过会儿我就去挨家挨户问问,晚上八点前给您答复可以吗?”
宁渊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六点半了。
时间这样仓促,周慕琴已经仁至义尽,于是便道了声谢,才挂断电话。
“也到时间了,走吧…一起吃饭去。”
早在一个多小时前,他就同褚乔说了自己要来。当时褚乔正在帮忙洗菜,褚妈从旁听到了,便热情邀请他和一起同行的王特助一起来家里吃晚饭。
宁渊表现得十分客气,连声说不好意思要打扰了,但却没提一句不来。
原本他也是来一次安家铺子,都要来拜访一回褚妈,熟门熟路的也不是头一回来褚家吃饭,自然不会觉得别扭。
王特助跟他来的次数多,也没少溜褚家的门。他性格相对内敛,同人交往时谨慎淡然,去了就默默的吃饭,不太说话也很少笑,去到哪里存在感都不太明显。
提前发了个消息给褚乔,告诉她自己马上就来她家。
宁渊向来如此,若是前来拜访,肯定会提前告知,否则所谓的“惊喜”,有时其实更多是惊吓,打得主人家一个措手不及。
开车用不了十分钟的路程,但走路从后山工厂到褚家却要将近半个小时。
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和陈凝的温泉庄园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偏南,一个偏北。
到褚家时,菜已经被摆上了桌。宁渊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礼物递到褚妈手上,然后又说自己十分想念褚妈的厨艺,没想到今天刚到不久,恰好就能吃上她做的饭菜,实在是很幸运。
几句夸赞的话把褚妈哄得差点找不着北,她性格洒脱,随手将宁渊拿来的礼物塞到褚乔怀里,热情如火的拉着宁渊坐到饭桌前。
一开始因为只有陈凝一个客人,所以褚妈准备只做四菜一汤的,但后来听到宁渊打给褚乔的电话,便立马叫他和同他一起的王特助来家里吃饭。
一下子又多了两个大老爷们,褚妈摩拳擦掌的,在原有菜色上,又加了三道,这一下子就有八道菜了。
卖相一般,但味道极好的家常菜摆满了桌。用褚乔的话来说,就是过年都不一定有这丰盛。
但也没办法,她和褚妈就两个人,做的太多会剩,褚妈这一代的人,最恨的就是浪费食物。
“来来来,都坐!王特助也坐哈,你俩来的正好,菜刚齐,粗茶淡饭的别嫌弃。”
褚妈招呼着宁渊陈凝表兄妹俩吃菜,却也没忘记进屋只说了两句话不到的王特助,她怕菜凉了变味儿,忙吆喝着他们赶快尝尝。
小鸡炖蘑菇和干辣椒皮炒肉是褚妈的拿手菜,也是过年过节时褚家饭桌上必然出现的常客。
鸡是自家养的走地鸡,蘑菇则来自陈凝的蘑菇屋,自打温室大棚产出蔬菜和蘑菇,褚家的小商店就会摆一些到货架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竞选神明》《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3Q中文网】《破云2吞海》《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我在古代搞文娱》《重开吧!蜘蛛侠!》《不正常型月》
武林小说【50xs.org】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支哈士奇雪橇队[天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