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三章 兄友弟恭(第1/2页)

要说刘俭和刘备能拜在卢植门下,还是有运气成分在的。

卢植身为马融之徒,是海内名儒,按道理来说依刘家的身价,是决计攀附不上的,更别说送孩子去缑氏山学经了。

天幸涿县刘氏与卢氏的先辈有些恩谊,即刘雄和卢充一辈。

虽然这份恩谊并未发生在刘周和卢植这一代,但对于深研古文经,通读诸家《左转》的卢植来说,有恩也当报的道理,他比谁都明白。

就算是隔着一百年,到他这辈也得还了。

说白了就算是卢植不想报恩,但他的身份也必然会促使着他去替先辈了偿这份恩情……没办法,谁让他是大儒呢?大儒就得有恩必报,不让报不行!

事关声望名节啊。

而卢植报答涿县刘氏先辈之恩的办法,就是收了刘周推荐来的一儿一侄为入室弟子,既省事又足够让对方感激。

说是弟子,实则卢植教刘家兄弟的时间连两个月都不到。

五年前刘备和刘俭两个幼子领父命,长途去往缑氏山学经,耗时两月方抵缑氏山,不想学经两月后卢植就被朝廷派往九江平叛了。

而在学经的这两个月里,卢植因还有太学博士的职务,在缑氏山学堂露面的时间颇为有限,讲经之事基本皆其子卢殷代替。

刘俭记得自己见卢植面的次数,用两只手指头就能数出来。

不过,学经对于刘俭来说只是一个噱头,刘俭对东汉那些被一代又一代人注释了数十万字的百字经文不感兴趣。

一篇三万字的《诗经》,光是被各家名士解读的篇幅,洋洋洒洒不下百万字,谁有心情去研究那些狗屎?

刘俭感兴趣的是卢植门下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天生携带政治资源,若能结交,对日后定有裨益。

但汉朝的身份阶层制度,给刘俭上了一堂课,让他深切明白了这个世道的运转规律。

在这里,出身低与出身高的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还是赤裸裸的写在脸上的那种。

几乎所有的在堂弟子,在知道了刘俭与刘备的家世之后,就几乎不怎么搭理他们了,避之唯恐不及的那种。

这俩姓刘的,没有像样的传家经学,本支家族活着的人中没有一个像样的六百石,还是幽州边郡出身的铁憨憨……

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如此,还是有例外的人。

辽西大族公孙氏中的公孙瓒,就与刘俭相对比较亲厚,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

当然,这是因为公孙瓒乃小妾之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也上不了台面。

…………

“只是我不明白,卢子干如今人在雒阳,阿备要请表字,只需派人送信去雒阳询问便可,与他本人有什么相干?难道他还亲自跑一趟雒阳城?”

简雍敲打着桌案,一个劲地追问。

刘俭把玩着自己的筷子,神思不属:“既然是请表字,那就要有诚意,卢师远在雒阳,却有家眷守于涿县,我让阿备先回一趟楼桑村,见过叔母,请叔母书信一封,相请卢师代赐表字,然后再由阿备持书亲自往卢家故宅,请卢家的人代表转交卢师。”

张飞听的一头雾水,完全不懂:“取个表字,怎就这般麻烦?”

简雍耐心地为他解释:“阿备表字,卢子干有资格起,但阿备之母尚在,若不询母,有不孝之嫌,且还有媚师之举,若为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恐毁了名声,由其母亲自书信,再让阿备送上卢宅,就无任何僭越之处了。”

说到这,简雍用胳膊肘怼了怼刘俭:“这是你给阿备出的办法吧?”

张飞敬佩地看向刘俭:“兄长心思这般缜密……小弟佩服!”

刘俭谦逊地摆手:“小道尔,不足挂齿。”

简雍似乎来了精神,收不住话匣子了:“贤弟,不过若想干出大事,仅靠一位大儒来赚取声名,还远远不够的,我今天约你们来,就是有个主意。”

简雍的话,刘俭自然明白,这个问题在他心中已经不知道来回思虑了多少遍。

想出头,哪是那么容易的?

“简兄有何高见,不妨教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在异世界召唤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HP)Forgive乱世种田日常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臭县令朕怀孕了最狂上门女婿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谍海无名我家娘子太体贴金玉满唐明末:边军不退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大唐小说家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朕,乃万岁!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春枝缠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带着美女闯三国倒拔三国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宋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