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十二 今古文之争(第1/2页)

武林小说【50xs.org】第一时间更新《玄德》最新章节。

今古文之争是个有趣的事情,围绕着今古文之争,天下儒生也大体上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彼此争斗不休。

对刘备来说,今古文之争争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正在“争”。

有竞争者,就有让利,今古文之争给一潭死水的东汉学术环境注入了莫名的生机,还因此给一些社会地位不高但又试图向上爬的人提供了一线生机。

打从跟着卢植开始学习的时候,刘备就把目光放在了今古文之争上,试图好好的了解一下这贯穿两汉的学术斗争的本质。

简单来说,今古文之争的源头还要追述到秦始皇。

嬴政大兄弟奋六世之余烈,靠着法家变法废了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硬核狠人,绝世猛男,非常刚烈,所以对絮絮叨叨的儒学非常不感冒。

且当时的时代处在郡县制初立而分封制余威尚在的时期,对于一统天下之后秦国究竟是分封还是郡县,天下人都有不少看法。

当时的一批儒生反对郡县制,崇尚分封制,一力追求孔老夫子的理想,要求复古,为嬴政大兄弟和丞相李斯所不容,于是引发了焚书事件。

本质上,这次焚书和汉武帝罢黜百家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统一思想,至于后来的“坑儒”和焚书事件没有直接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大兄弟挖了一个坑,点了一把火,烧了一批竹简,把儒学传承给打乱了。

断是不可能断的,儒家学派门生众多,竹简没了,一些老儒生就拼了老命把圣人文章背诵下来,硬生生扛着,等着嬴政完蛋。

等嬴政翘了辫子,汉王朝建立,儒家思想言论禁区松动,于是一批活下来的老儒支棱起来了。

他们靠着记忆口述文章给自己的弟子们,弟子们再记录在竹简上,恢复了儒学的物理传承,重新回到历史舞台。

这就是今文经和今文学派的来历。

古文学派的来历就比较有意思了。

据他们自己说,古文经起源是刘邦的儿子鲁王在修缮自己的宫殿的时候,于曲阜孔氏老宅墙壁中发现的。

据说鲁王试图扒掉孔子老宅的时候,还莫名听到了一阵悦耳动听的音律,顿时不敢再侵犯孔家老宅,转而对孔家老宅十分恭敬。

古文经典从墙壁中被发现之后一直藏在汉宫内库之中,从汉初到汉末,一点风声都没有,直到被负责校订书籍的皇族人士刘歆发现。

因为书写经书的文字是战国时期的文字,所以据刘歆推断,这些经书是秦火之际,一群勇气与智慧并存的儒生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

这不比那些老儒生口述的经书来得更加经典更加真实?

我刘歆有理由怀疑你们这帮家伙传习的都是二手假冒伪劣产品!

谁是正统?

这才是正统!

汉哀帝登基之后,刘歆上书汉哀帝,要求给古文经增设学官,并且进一步谋求对今文经的取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春枝缠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在异世界召唤朕,剩者为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明末:边军不退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继兄不善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金玉满唐大明风流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倒拔三国朕,乃万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谍海无名谍战风云录:大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玄天宗修行记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唐小说家乱世种田日常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家娘子太体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水浒做奸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