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

第510章 措手不及(第1/2页)

《红楼:我是贾琏》转载请注明来源:武林小说50xs.org

第510章措手不及

贾琏这份奏折上到朝廷后,内阁直接对外公开,瞬间引爆了人们的情绪。

嗯,准确的说,是此前无论是站哪一方的,压抑的情绪都找到了释放的出口。

在承辉帝坚定的变法意志面前,尽管依旧有人反对,但是在朝堂上却不敢发声。私下里却不少人在嘀咕,什么王安石,什么张居正,权臣之类。

只能说变法就是这样,既得利益者,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搞破坏。只不过这些人面对皇帝的高压态势,不敢找死。从这点来看,宋朝确实对文官比较宽容。司马光这种人,在大周别说回家写书了,直接丢西域才是正常操作。

人的情绪被压抑了,就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贾琏这份奏折,完美的适合所有人发泄的需要。

群臣再次动了起来,纷纷上奏,前者西洋外藩,弹丸小国欺我大周无人,必须吊民伐罪,讨不臣于南洋。

当然了,不管是不是支持变法的官员,看见贾琏的奏折之后,都想起来一件事情,要论陛下麾下第一打手,双花红棍,还得是贾琏啊。

想到贾琏的时候,那些对变法不满的人,下意识的都缩了一下脖子。

这狗东西的在士绅群体中的名声太烂了,相比之下,在工商界以及年轻的官员中,贾琏的名声则完全相反。

年轻的官员们对贾琏的态度,从最初的羡慕,变成了现在的敬佩。勋贵子弟多了,贾琏这种凭自己的本事,能干事实,战无不胜的就一个。

群臣纷纷上奏,声讨西、荷两国,恢复南洋宣慰司的声浪,充斥了朝堂,更有年轻官员,要求前往广州,助贾琏一臂之力。这种人还不少。

当然这种人,得到的私下评价,往往是这样的,【这是去助一臂之力么?这是去蹭军功的。】

有人只是嘴上嚷嚷,有人已经付出了行动,自认为与贾琏是一伙的勋贵们,纷纷登门贾府,通过王熙凤的渠道,给贾琏传递消息。

基本都是一个态度,家里有子弟谁谁,自幼习武,勇冠三军,可以为贾总督前驱。

京城的勋贵二代们,靠着家里的关系,抢跑了一步。其他人即便有想法的,也只能另外想法子。

真不能怪这些人动念头,实在是贾琏过往战绩太辉煌了,就没人觉得,贾琏这次会打不赢。

随着贾琏奏折的公开,似乎一夜之间,官员的意见统一了,注意力全都被拉过来了。

内阁这边则悄悄的动手,调整河南官员。进入承辉十四年十一月,三司更换,进入十二月,开封、洛阳、郑州等上州知府,全都换了人,下面的知县,也换了十几个。这种大规模的调整,就不可能不引起注意,但是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贾琏吸引了,有人嚷嚷却没有太大的反应,火苗还没烧起来,就自己熄灭了。

“南下,南下,建功立业,正当其时!”

酒楼里喝多的酒鬼们在大呼小叫,食客们面带微笑的看着这群年轻的二傻子。

有生之年,京城里总算能看见点精气神了。

连续接到求安排子弟的书信,贾琏不胜其烦,直接写了一封信给王熙凤,快船送往京城。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一个意思,要来可以,但是不管谁家的孩子,只能从小兵干起,在贾琏的麾下,出身没用。

也就是说,想来镀金的想想清楚了。

这封信打消了很多人的念头,但还是有几个人来了,比如陈瑞和牛继宗,都把孩子送来了。

这两位附信一封,就一个意思,孩子随便管教,不听话腿打断了丢南洋自生自灭。

看完信的贾琏,沉默的看着面前站着的两个小青年,其实他们与贾琏是同龄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玄天宗修行记事金玉满唐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明末:边军不退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最狂上门女婿我在异世界召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清末土司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倒拔三国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明风流乱世种田日常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战风云录:大宋大宋小农民我家娘子太体贴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继兄不善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谍海无名